个人介绍
机械装配技术

主讲教师:申晓龙

教师团队:共19

  • 申晓龙
  • 颜超英
  • 谢政
  • 周全
  • 张云
  • 郑英
  • 颜超英
  • 宁振
  • 宁振
  • 周志红
  • 李平化
  • 李平化
  • 李平化
  • 龙罡
  • 刘瑞已
  • 刘瑞已
  • 刘瑞已
  • 彭大旺
  • 柴志斌
学校: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开课院系: 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大类: 制造大类
开课专业: 机械制造装配技术
学分: 3
课时: 60
课程介绍
本课程是机械装备制造技术专业工学结合岗位核心能力课程,在对装备制造业机械装备安装、调试与维护维修技术岗位进行整体调研与分析的基础上,以机械装备安装与维护、机床设备操作能力培养为重点的职业核心能力课程。此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机械装配的有关理论知识,熟练掌握高精度装配的操作技能技巧,树立质量品质意识,培养良好的职业规范。
教师团队

申晓龙

职称:教授

单位: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部门:机械工程学院

颜超英

职称:教师

单位:湖南工业职业学院

部门:机械工程学院

谢政

职称:博士/讲师

单位:湖南工业职院

部门:机械工程学院

职位:教师

周全

职称:讲师

单位:湖南工业职业学院

张云

职称:讲师

单位: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部门:机械工程学院

职位:教师

郑英

职称:教师

单位: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部门:机电工程学院

颜超英

职称:教师

单位: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部门:机械工程学院

宁振

职称:教师

单位: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部门:机械工程学院

宁振

职称:教师

单位: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部门:机械工程学院

周志红

职称:教师

单位: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部门:机械工程学院

李平化

职称:教师

单位: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部门:机械工程学院

李平化

职称:教师

单位: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部门:机械工程学院

李平化

职称:教师

单位: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部门:机械工程学院

龙罡

职称:教师

单位: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部门:其他

刘瑞已

职称:教师

单位: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部门:机械工程学院

刘瑞已

职称:教师

单位: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部门:机械工程学院

刘瑞已

职称:教师

单位: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部门:机械工程学院

彭大旺

职称:教师

柴志斌

职称:教师

参考教材

《机械装配技术》董彤主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6年

《机械装配技术》徐兵主编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5年

《机械装配工艺》王先逵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年

《机械装配技术基础》李智勇主编 科学出版社出版 2012年

工程机械装配工艺技能训练》徐美刚主编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12年


课程标准

机械装配技术》课程标准

GYZB/ B0040002-2017)

0 概述

0.1 适用专业

本标准适用于机械装备制造技术专业《机械装配技术》课程的开发、建设和实施。

0.2 学时与学分

建议课程实施时量为36标准学时,理论与实践学时按1:1分配,建议课程学分为2学分。

1 课程定位

1.1 课程性质与作用

本课程是机械装备制造技术专业工学结合岗位核心能力课程,在对装备制造业机械装备安装、调试与维护维修技术岗位进行整体调研与分析的基础上,机械装备安装与维护、机床设备操作能力培养重点职业核心能力程。此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机械装配的有关理论知识,熟练掌握高精度装配的操作技能技巧,树立质量品质意识,培养良好的职业规范。

1.2 相关课程

与本课程相关的课程有:

(1) 机械制图;

(2) 机械工程材料及热处理;

(3) 机械设计与制作;

(4) 钳工实训;

(5) 机加工实训;

(6) 机械产品检测与质量控制。

2 课程目标

2.1 课程总体目标

通过机械装配技术课程内容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机械装配的有关理论知识,熟练掌握高精度装配的操作技能技巧,树立质量品质意识,培养良好的职业规范。

2.2 知识、能力与素质目标

2.1.1 知识目标

(1)熟悉装配的基础知识固定连接的装配

(2)掌握滚动轴承的装配密封件的装配

(3)掌握传动机构的装配直线导轨副的装配

(4)掌握设备拆卸与故障分析零件的清洗

(5)熟知装配中的6S操作规范

2.1.2 能力目标

基于机械装备安装与维护、机床设备操作岗位职业定位和岗位能力要求,学完本课程学生应具备如下能力:

(1) 了解机械装配的组织与实施方法和装配的一般原则;

(2) 掌握各类机械装配工具的工作原理与使用方法

(3) 了解机械装配的技术术语,并能运用装配技术术语编制装配工艺规程;

(4) 熟练掌握常用零部件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装配方法;

(5) 熟练掌握机械零部件的拆卸方法,并具有初步的系统故障分析能力;

(6) 了解零件的清洗、无尘室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方法;

(7) 掌握6S”活动的含义及操作要点,并能在日常装配训练中执行其要求.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2.1.3 素质目标

(1) 具有严谨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

(2) 诚信、敬业、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

(3) 安全、质量、效率、保密及环保意识;

(4) 人际沟通与团队协作意识;

(5) 工作责任心和职业道德。

3 课程内容标准

3.1 课程设计思路

认真贯彻《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依据机械装备制造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通过企业调研,在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职业教育思想和方法的基础上,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思想,与企业专家共同合作,实施本课程的系统开发与实践。

遵循职业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从宏观的培养目标定位、中观的课程体系、微观的教学单元内容三方面进行系统化设计;系统化规范教学环境条件,包括校企合作、实训基地、专兼结合的“双师”团队、教材等教学资源,保障课程的有效实施;实现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系统化培养。

3.2 课程内容选择

通过企业调研和课程教学团队充分论证,确定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如下:

1) 装配的基础知识固定连接的装配

装配的工艺过程

螺纹连接的装配孔轴类防松元件的装配

装配与调整训练项目的装配工艺

2)滚动轴承的装配密封件的装配

圆柱孔滚动轴承的装配方法拆卸方法

圆锥孔滚动轴承的装配方法拆卸方法

密封圈装配训练项目操作指导

3) 传动机构的装配直线导轨副的装配

    齿轮传动机构的装配

滚珠丝杠副的装配

直线滚动导轨副的装配

4 设备拆卸与故障分析零件的清洗

      设备拆卸工作方法

      系统故障分析方法

      零件的清洗工艺

5 装配中的6S操作规范

3.3 课程内容标准


教学单元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与训练项目

教学载体

建议

学时

教学手段、方法建议

单元一

装配的基础知识固定连接的装配

了解装配的基础知识固定连接的装配;认知锥齿轮轴组件的装配工艺规程装配与调整训练项目的装配工艺

装配概述装配的工艺过程装配技术术语与装配工艺规程锥齿轮轴组件的装配工艺规程螺纹连接的装配孔轴类防松元件的装配装配与调整训练项目的装配工艺

CA6140车床

6学时

采用现场教学法,利用机床实物进行直观教学,并配合挂图、多媒体等帮助学生认识机床结构和部件。

单元二

滚动轴承的装配密封件的装配

了解滚动轴承的装配密封件的装配;认知滚动轴承装配训练项目操作密封圈装配训练项目操作

滚动轴承装配前的准备工作圆柱孔滚动轴承的装配方法圆柱孔滚动轴承的拆卸方法圆锥孔滚动轴承的装配方法圆锥孔滚动轴承的拆卸方法带座轴承滚动轴承装配训练项目操作指导

O形密封圈的装配油封的装配压盖填料的装填密封垫的装配密封圈装配训练项目操作指导

CA6140车床

10学时

任务驱动和小组学习法,给定加工任务,分小组学习和完成任务,采用四步教学法引导学生利用和查阅资料,作出工作计划,实施工作计划,并学会检查和评价,掌握职业活动中的实际工作过程和工作方法。

单元三

传动机构的装配直线导轨副的装配

了解传动机构的装配直线导轨副的装配;认知齿轮传动机构装配训练项目操作平导轨装配训练项目装配

轮子的校准夹紧套链传动机构的装配齿轮传动机构的装配同步带传动机构的装配滚珠丝杠副的装配齿轮传动机构装配训练项目操作指导

平导轨的装配燕尾导轨的装配直线滚动导轨副的装配直线滚动导轨套副的装配平导轨装配训练项目装配工艺

CA6140车床

8学时

任务驱动和小组学习法,给定加工任务,分小组学习和完成任务,采用四步教学法引导学生利用和查阅资料,作出工作计划,实施工作计划,并学会检查和评价,掌握职业活动中的实际工作过程和工作方法。

单元四

设备拆卸与故障分析零件的清洗

了解设备拆卸与故障分析零件的清洗;认知设备拆卸操作故障分析方法零件的清洗工艺清洗方法

设备拆卸工作方法系统故障分析方法设备拆卸操作指导零件的清洗工艺清洗剂与清洗方法

CA6140车床

8学时

任务驱动和小组学习法,给定加工任务,分小组学习和完成任务,采用四步教学法引导学生利用和查阅资料,作出工作计划,实施工作计划,并学会检查和评价,掌握职业活动中的实际工作过程和工作方法。

单元五

装配中的6S操作规范

了解装配中的5S操作规范,熟知无尘室的污染与控制措施

装配中的“5S”活动装配实习室中的5S操作规范无尘室的污染与控制措施无尘室的穿衣指导

CA6140车床

6学时

现场教学方法为主;采用多媒体演示操作过程,进行现场教育教学。通过给定装配活动中相应工艺文件和程序清单,指导学生能正确操作、掌握实际工作方法。


4 课程资源标准

4.1 教学团队

1)团队结构与规模

机械装配技术课程教学团队双师结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85%以上;有90%以上的老师取得3级或3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以行业企业技术专家为主的兼职教师、专家与专任教师之比达到1:1;40岁以下青年教师占教师总数的75%以上;其中硕士生比例要大于50%;高级职称比例要大于40%。

2)课程负责人要求

课程负责人至少要有副教授职称;技师或技师以上职业资格证;非常熟悉床、床机械结构与加工知识以及高职教育规律;有3年以上的床、床教学与实训经验;机械加工领域的理论知识丰富,能够很好地指导专业工程实践、机械装配技术培训等;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过机械类论文,有一定影响,是具有高级职称的“双师”素质教师

3)教师专业背景与能力要求:

专任教师:要求本科或本科以上学历,从事过3年以上的机械专业课程的理论与实训教学,实践经验丰富;机械领域的理论知识丰富,能胜任毕业班的专业工程实践任务;实训老师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是从事过3年以上实训工作的行家、能手,并且要有技师资格证书。

兼职教师:至少要有5年以上的企业工作经验,是企业的专家;兼职教师必须具有工程师或以上职称;年龄不得超过55岁;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

4.2 实习实训条件

实施本课程教学,校内、外实习实训硬件环境应具备以下条件:

序号

实训室(基地)名称

基本配置要求

功能说明

1

机械加工实训车间

要保证每4人拥有一台车床(CA6140

培养学生独立操作车床及加工零件的能力;选择、使用车床常用工艺装备的能力;独立处理现场常见操作、加工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独立处理机床加工过程中出现的常见故障的基本能力;对机床进行日常维护的能力;对产品质量进行评价及分析的基本能力。

2

检测实训室

要保证每4人拥有一台检测设备。

零件装配、设备检测

 

4.3 教材及参考资料

1)教材:必须是规划教材,没有合适的规划教材时至少要有校本教材。对于校本教材大纲、内容和编写形式必须通过教研室和其他专家集体讨论通过。

2)参考资料:要有机械制造基础、金属切削机床、机械加工工艺、零部件的品质检验以及有关机床工夹量具等类别的参考书。

4.4 其它资源

1)多媒体网络课程资源(包括精品课程学习网站);

2)来自企业的生产与管理规范、生产案例等企业生产软资源;

3)车床加工职业技能鉴定标准;

4)机床加工的理论与操作题库。

5)机床加工的视频文件和图片。

5 课程考核标准

5.1 考核方式

本课程重视过程考核。在过程考核中积极探索研究以激发学生主动性和优势,肯定学生能力为导向的评价模式。评价包含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三个方面,贯穿整个教学活动。具体包括作品考核、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结果评价、单元考核、笔试、答辩等方式。

5.2 考核内容

各教学单元的考核内容和考核方式如下表所示:

教学单元

考核内容

考核方式

权重

单元一 装配的基础知识固定连接的装配

锥齿轮轴组件的装配工艺规程装配与调整训练项目的装配工艺

学生自评、提问、教师考核

15%

单元二 滚动轴承的装配密封件的装配

滚动轴承装配训练项目操作密封圈装配训练项目操作

提问、平时成绩、教师考核和实践成绩。

25%

单元三 传动机构的装配直线导轨副的装配

齿轮传动机构装配训练项目操作平导轨装配训练项目装配

平时成绩、现场操作技能、现场回答问题考核。

25%

单元四 设备拆卸与故障分析零件的清洗

设备拆卸操作故障分析方法零件的清洗工艺清洗方法

平时成绩、现场操作技能、现场回答问题考核。

20%

单元五 装配中的5S操作规范

装配中的5S操作规范无尘室的污染与控制措施

答辩与操作相结合。

15%



合计

100

 

5.3 考核结论

在所有教学单元实施过程中将通过作业、老师的提问、出勤、机械装配与机床维护、5S操作规范、文明生产等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核,最终以所有考核单元的总分评定学习成绩。

6 课程实施建议

6.1 教学模式

以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将《机械装配技术》的知识点和操作技能要点穿插到各个任务中进行学习,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教学主导开展教学。按照“任务导入——工作计划制订——工艺方案制订——工作实施——检测评价”完整的“五步法”方法组织教学,五步骤具体如下:

第一步,布置工作任务。

第二步,分别收集整理解决方案的资料,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确定工作计划。

第三步,分小组制定机械装配项目工艺,编写工艺表格。

第四步,按照既定的工艺项目实施装配。

第五步,组织学生自检和互检,教师评价。

6.2 教学方法

通过项目教学,以职业活动为导向,围绕某一工作任务、问题或项目开展教学活动,以“学习任务”为载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索。

具体教学方法有:引导法、讲授法、实践操作法、讨论法、问题探究法等。

6.3 教学手段

理实一体组织实施教学,开发工学结合教学资源,重视MOOC、微课、翻转课堂等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具体教学手段有: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动画仿真、实训室(车间)现场教学实训操作、6S管理

7 其它

在进行本课程的实际教学设计时,应根据机械装备制造技术专业班级的人数和学校的实际条件,结合本课程的《课程教学整体设计》要求,具体制订本课程的教学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和明确载体、工作任务、资源条件、教学做合一的形式与成果等内容,规范和指导教学。

形成性考核标准

《机械装配技术》课程考核标准

 

1 概述

《机械装配技术》是机械装备制造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本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机械装备安装与维护、机床设备操作能力培养重点职业核心能力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机械装配的有关理论知识,熟练掌握高精度装配的操作技能技巧,树立质量品质意识,培养良好的职业规范。通过本课程学习为后续课程打下良好基础。

本标准适用于机械装备制造技术专业的《机械装配技术》课程的形成性考核实施。

本课程实施时量为32-40 标准学时。

2课程内容结构

本课程内容包括:装配的基础知识固定连接的装配滚动轴承的装配密封件的装配传动机构的装配直线导轨副的装配设备拆卸与故障分析零件的清洗装配中的6S操作规范等五个模块项目。

3 课程考核方式

本课程采取形成性考核方式,课程考核结论由三部分组成:其中过程考核占20%,项目考核占40%,综合知识考核占40%。

4 学习过程考核

4.1 考核内容

学习过程考核包括考勤、作业和课堂学习表现等情况。

4.2 评价标准

教学过程随机考勤N1(50%):随机考勤10次(一般占实际授课次数的一半以上),10次均到课者计为A等,9次以上到课者计为B等,8次以上到课者计为C等,7次以上到课者计为D等,6次以上到课者计为E等。

作业N2(30%):学生作业完成质量成绩取数次作业完成质量的平均数。每次作业完成质量成绩按照所布置作业的题目及考核标准,对学生作业分出A、B、C、D、E五个档次。

课堂学习表现N3(20%):依照学生的学习态度、主动性和积极性由教师和小组成员(学生)给定A、B、C、D、E五个档次。

计算课程考核该项分值时,A、B、C、D、E五档分别计为100、80、60、40、20,学习过程考核得分Fg等于教学过程随机考勤、作业、课堂学习表现三项分值与其权重的乘积的和。即:Fg=N1*50%+ N2*30%+ N3*20%

5 项目考核

5.1 考核内容

本课程项目考核包括:装配的基础知识固定连接的装配滚动轴承的装配密封件的装配传动机构的装配直线导轨副的装配设备拆卸与故障分析零件的清洗装配中的6S操作规范等五个考核项目。考核得分计为Fx。

5.2 评价标准

5.2.1项目考核评价标准

项目考核评价标准见下表1。

1  项目考核评分标准

 

任务评价

评价内容

配分

考核标准

评分标准

职业素养与操作规范(30)

安全操作

10

操作过程中遵循安全操作规定。

违反安全操作规定者扣10

6S”规范

20

操作过程及完成后,保持工具、零件、设备等摆放整齐;

操作过程无不文明行为,具有良好的职业操手,能完成工作任务,合理解决突发事件;

具有安全意识,操作符合规划要求;

任务完成后清理、清扫工作现场。

违反“6S”规范者扣20

作品

(70)

装配工艺规程编制

10

组件、设备的装配与调整训练项目工艺规程编制,绘制规范,无错误; 

绘制错误一处扣1

拆卸装配

30

工艺规程正确进行设备拆卸零件清洗机构的装配故障分析与调整训练项目

错误一处扣2

精度测量与检验

10

按照装配与调整要求控制;

错误一处扣2

实验报告

10

报告表述清晰,语言简明扼要,分析实验数据。


注:出现明显失误造成零件工具、设备损坏等安全事故记0

5.2.2项目考核评价等级

项目考核评价等级对应的A、B、C、D、E档,详见下表2。

2:项目考核评价等级

等级

A

B

C

D

E

得分

100-90

89-70

69-60

59-30

29以下

项目考核得分为Fx=(Na·100+ Nb·80+ Nc·60+ Nd·40+ Ne·20)/( Na+ Nb+ Nc +Nd+ Ne),其中Na、Nb、Nc、Nd、Ne为项目考核所得的A、B、C、D、E等级的个数。

6 综合知识考核

综合知识测试以闭卷考试的方式进行,总分为100分,考试时量90分钟,考核得分计为Fc

6.1 考核内容及分布

工作任务

知识领域

考点

比重

(%)

装配基础知识固定连接装配

螺纹连接的装配

操作方法和规程

15%

孔轴类防松元件的装配

操作方法和规程

装配与调整训练项目的装配工艺

锥齿轮轴组件的装配工艺规程

滚动轴承装配密封件装配

圆柱孔滚动轴承的拆卸装配

圆柱孔滚动轴承装配前的准备工作、圆柱孔滚动轴承的拆卸方法、圆柱孔滚动轴承的装配方法、滚动轴承装配项目操作

25%

圆锥孔滚动轴承的拆卸装配

滚动轴承装配前的准备工作、圆锥孔滚动轴承的拆卸方法、圆锥孔滚动轴承的装配方法、滚动轴承装配项目操作

密封圈装配操作

O形密封圈的装配、油封的装配、压盖填料的装填、密封垫的装配、密封圈装配项目操作

传动机构装配直线导轨副装配

齿轮传动机构的装配

齿轮的校准、夹紧套、齿轮传动机构的装配、齿轮传动机构装配项目操作

25%

滚珠丝杠副的装配

夹紧套、滚珠丝杠副的装配

直线滚动导轨副的装配

直线滚动导轨副的装配、直线滚动导轨套副的装配

设备拆卸故障分析零件清洗

设备拆卸

设备拆卸工作方法、设备拆卸操作

20%

故障分析

系统故障分析方法

零件清洗

清洗剂、零件清洗工艺与清洗方法

装配中6S操作规范

无尘室基本知识

无尘室的污染与控制措施、无尘室的穿衣指导

15%

装配中6S操作规范

“6S”活动、装配实习室中的6S操作

6.2 考核题型

由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和计算题组成。

1、判断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装配与调整的辨别分析判断能力,该部分分值占总分值的10%。

2、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掌握情况,该部分分值占总分值的20%。

3、填空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装配与调整的简单应用情况,该部分分值占总分值的20%。

4、计算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以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该部分分值占总分值的50%。

6 考核结论

最终考核分F= Fg·20%+Fx·50%+Fc·30%), 最终考核分60分以上为合格。

7 其它

1、组成总成绩的三部分中任一部分成绩为零分,课程成绩记零分。

2、组成总成绩的三部分中任一部分成绩低于该部分三分之一的,课程成绩不合格。

3、旷课累计超过某门课程学时数三分之一的,学习过程表现记零分。

教学计划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达到以下要求:
①了解机械装配的组织与实施方法和装配的一般原则;
②掌握各类机械装配工具的工作原理与使用方法;
③了解机械装配的技术术语,并能运用装配技术术语编制装配工艺规程;
④熟练掌握常用零部件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装配方法;
⑤熟练掌握机械零部件的拆卸方法,并具有初步的系统故障分析能力;
⑥了解零件的清洗、无尘室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方法;
⑦掌握“5S”活动的含义及操作要点,并能在日常装配训练中执行其要求.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授课计划

                                               学期

课程名称

机械装配技术

授课教师

申晓龙

课程类型

A 公共课( ) B 专业课(√ ) C 全院选修课( ) D其它:( )

开设系(院、部)

机械工程学院

授课班级

机械装配制造技术

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

(1)熟悉装配的基础知识、固定连接的装配;

(2)掌握滚动轴承的装配、密封件的装配;掌握传动机构的装配、直线导轨副的装配;掌握设备拆卸与故障分析、零件的清洗

能力目标:

(1)掌握常用零部件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装配方法;

(2)熟悉机械零部件的拆卸方法,并具有初步的系统故障分析能力;

(3)了解“6S”活动的含义及操作要点,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职业素养:

(1)培养学生的交流沟通、团队协作;

(2)安全意识、工作态度、敬业精神。

教学内容

     装配的基础知识  装配中的6S操作规范

计划学时

36

预计实际学时

36

课程学分

2

考核方式

形成性过程考核(项目考核30%+平时考核20%+综合测试50%)

教材选用

《机械装配技术》徐兵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6

教学条件

多媒体教室、教具、实物、实训室

推荐参考资料


制订依据

《机械装配技术》课程标准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7年6

教研室意见

 

签  名:

          年  月  日

系(部、院)意见

        

签  名:

          年  月  日



课程整体设计

《机械装配技术》课程教学整体设计

课程学时:  36学时

课程学分:  2学分

适用专业:  机械装备制造技术专业

授课时间:  4学期

一、设计依据

认真贯彻《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等文件精神,依据机械装备制造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通过企业调研,在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职业教育思想和方法的基础上,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思想,由本专业专职教师和企业专家及本行业企业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合作,实施本课程的系统开发与实践。

遵循职业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从宏观(培养目标定位)、中观(课程体系)、微观(教学单元内容)三方面进行系统化设计;系统化规范教学环境条件(校企合作、实训基地、专兼结合的“双师”团队、教材等),保障课程的有效实施;实现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系统化培养。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具备以下知识、能力和素质:

1、学生应能认知装配的基础知识、固定连接的装配;系统掌握滚动轴承的装配、密封件的装配,掌握传动机构的装配、直线导轨副的装配,掌握设备拆卸与故障分析、零件的清洗的基本知识,熟知装配中的6S操作规范。

2、具备机械装配的组织与实施方法和装配的一般原则能力;掌握各类机械装配工具的工作原理与使用方法能力;能用装配技术术语编制装配工艺规程能力;掌握常用零部件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装配方法的能力;掌握机械零部件的拆卸方法,并具有初步的系统故障分析能力;了解零件的清洗、无尘室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方法能力;掌握6S活动的含义及操作要点,并能在日常装配训练中执行其要求.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3、具有严谨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诚信、敬业、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安全、质量、效率、保密及环保意识;人际沟通与团队协作意识;工作责任心和职业道德。

 三、学习资料

教材:

《机械装配技术》董彤主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6

《机械装配技术》徐兵主编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5

参考资料:

《机械装配工艺》王先逵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

《机械装配技术基础》李智勇主编 科学出版社出版 2012

《工程机械装配工艺技能训练》徐美刚主编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12

其它资源:

多媒体网络课程资源(包括精品课程学习网站);

CA6140车床结构说明书;

CA6140车床操作说明书;

来自企业的生产与管理规范、生产案例等企业生产软资源;

车工职业技能鉴定标准;

车工加工的理论与操作题库。

四、课程教学团队

课程负责人:申晓龙

团队成员:李楷模、朱奇、徐娟、杨华平、刘艳萍、李平化、王新德、柴志斌、宁振、张洪辉(企业专家)、胡晓洪(企业专家)、付英(企业专家)。

五、教学准备

1、机床:CA6140车床共计8台,学生实训机床应保证每6人一台;配台虎钳钳工桌12张。

2、多媒体教室。

3、每台机床配备刀具和测量工具。

负责人:柴志斌、宁振

六、教学单元(模块)及内容

单元一   装配的基础知识、固定连接的装配(6学时)

核心教学内容:

装配概述,装配的工艺过程,装配技术术语与装配工艺规程,锥齿轮轴组件的装配工艺规程;螺纹连接的装配,孔轴类防松元件的装配,装配与调整训练项目的装配工艺。

教学载体:

CA6140车床。

教学方法:

采用现场教学法,利用机床实物进行直观教学,并配合挂图、多媒体等帮助学生认识机床结构和部件。

负责人:申晓龙

单元二   滚动轴承的装配、密封件的装配(10学时)

核心教学内容:

滚动轴承装配前的准备工作,圆柱孔滚动轴承的装配方法,圆柱孔滚动轴承的拆卸方法,圆锥孔滚动轴承的装配方法,圆锥孔滚动轴承的拆卸方法,带座轴承,滚动轴承装配训练项目操作指导。O形密封圈的装配,油封的装配,压盖填料的装填,密封垫的装配,密封圈装配训练项目操作指导。

教学载体:

CA6140车床。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和小组学习法,给定加工任务,分小组学习和完成任务,采用四步教学法引导学生利用和查阅资料,作出工作计划,实施工作计划,并学会检查和评价,掌握职业活动中的实际工作过程和工作方法。

负责人:申晓龙

单元三   传动机构的装配、直线导轨副的装配(8学时)

核心教学内容:

轮子的校准,夹紧套,链传动机构的装配,齿轮传动机构的装配,同步带传动机构的装配,滚珠丝杠副的装配,齿轮传动机构装配训练项目操作指导。平导轨的装配,燕尾导轨的装配,直线滚动导轨副的装配,直线滚动导轨套副的装配,平导轨装配训练项目装配工艺。

教学载体:

CA6140车床。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和小组学习法,给定加工任务,分小组学习和完成任务,采用四步教学法引导学生利用和查阅资料,作出工作计划,实施工作计划,并学会检查和评价,掌握职业活动中的实际工作过程和工作方法。

负责人:申晓龙

单元四  设备拆卸与故障分析、零件的清洗(8学时)

核心教学内容:

设备拆卸工作方法,系统故障分析方法,设备拆卸操作指导;零件的清洗工艺,清洗剂与清洗方法。

教学载体:

CA6140车床。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和小组学习法,给定加工任务,分小组学习和完成任务,采用四步教学法引导学生利用和查阅资料,作出工作计划,实施工作计划,并学会检查和评价,掌握职业活动中的实际工作过程和工作方法。

负责人:申晓龙

单元五  装配中的5S操作规范(6学时)

核心教学内容:

装配中的6S活动,装配实习室中的5S操作规范。无尘室的污染与控制措施,无尘室的穿衣指导。

教学载体:

CA6140车床。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和小组学习法,给定加工任务,分小组学习和完成任务,采用四步教学法引导学生利用和查阅资料,作出工作计划,实施工作计划,并学会检查和评价,掌握职业活动中的实际工作过程和工作方法。

负责人:申晓龙

七、考核与评价

本课程采用过程考核与终结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在新课程的每个项目的教学结束以及本课程结束后,老师要对学生进行过程考核与终结考核的评定,评定分为学生自评、小组互评、任课教师评价三部分组成。

1)知识目标的考核,占总评成绩的50%,主要采用笔试成绩为主,考试方法可灵活多样,如平时作业、课堂练习、小测验及期末考试。期末考试是知识目标的主要考核形式。

2)能力目标的考核,也占总评成绩的50%,装配的基础知识、固定连接的装配;滚动轴承的装配、密封件的装配;传动机构的装配、直线导轨副的装配;设备拆卸与故障分析、零件的清洗;装配中的5S操作规范等都是能力目标考核的内容。

负责人:申晓龙

八、教学反馈

通过以下多种教学反馈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改进教学偏差,使教学过程更加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1、通过课堂提问、课外辅导及作业情况了解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2、教学团队成员互相学习,加强交流。

3、建立反馈表。

4、在实训教学中由指导老师收集学生的不良习惯和错误知识点,在下课前进行点评。

负责人:申晓龙

课程评价

教学资源
课程章节 | 文件类型   | 修改时间 | 大小 | 备注
1.1 装配的基础知识
视频
.mp4
2020-03-15 8.15MB
 
文档
.doc
2020-03-15 2.06MB
 
文档
.ppt
2020-03-15 715.50KB
1.2 固定连接的装配
文档
.ppt
2018-01-22 10.48MB
 
文档
.doc
2018-12-08 165.50KB
 
视频
.avi
2018-12-08 193.29MB
 
视频
.mp4
2018-12-08 166.04MB
 
文档
.ppt
2018-12-08 3.40MB
 
视频
.avi
2018-12-08 52.38MB
 
文档
.docx
2018-12-08 21.91KB
1.3 认知锥齿轮轴组件的装配工艺规程
视频
.wmv
2018-12-08 1.64MB
 
视频
.mp4
2018-12-08 58.96MB
 
文档
.pptx
2018-12-08 829.14KB
 
文档
.doc
2018-12-08 643.50KB
 
文档
.doc
2018-12-08 135.00KB
 
文档
.ppt
2018-12-08 3.23MB
1.4 装配与调整训练项目的装配工艺
视频
.mp4
2018-12-08 3.49MB
 
视频
.mp4
2018-12-08 245.65MB
 
文档
.pptx
2018-12-08 2.30MB
 
文档
.doc
2018-12-08 11.63MB
2.1 滚动轴承的装配、密封件的装配
视频
.mp4
2018-12-09 36.09MB
 
视频
.wmv
2018-12-09 9.88MB
 
视频
.mp4
2018-12-09 12.92MB
 
文档
.pptx
2018-12-09 2.26MB
 
文档
.doc
2018-12-09 25.50KB
2.2 加工、装配训练项目操作
视频
.mp4
2020-06-14 166.40MB
 
视频
.wmv
2020-06-14 57.05MB
 
文档
.ppt
2020-06-14 2.89MB
 
文档
.doc
2020-06-14 18.00KB
2.3 密封圈装配训练项目操作
视频
.mp4
2020-06-14 62.41MB
 
视频
.mp4
2020-06-14 160.26MB
 
视频
.wmv
2020-06-14 6.28MB
 
文档
.doc
2020-06-14 19.50KB
 
文档
.ppt
2020-06-14 1.58MB
3.1 传动机构的装配、导轨副的装配
视频
.avi
2018-12-09 31.67MB
 
视频
.mp4
2018-12-09 172.20MB
 
视频
.mp4
2018-12-09 100.32MB
3.2 认知齿轮传动机构装配训练项目操作
视频
.mp4
2020-06-14 6.25MB
 
视频
.wmv
2020-06-14 94.43MB
 
视频
.avi
2020-06-14 40.88MB
 
视频
.wmv
2020-06-14 6.39MB
 
视频
.mp4
2020-06-14 53.81MB
3.3 导轨加工与装配训练项目
视频
.mp4
2020-06-14 29.00MB
 
视频
.wmv
2020-06-14 69.40MB
 
文档
.doc
2020-06-14 197.50KB
 
文档
.pptx
2020-06-14 789.75KB
 
视频
.mp4
2020-06-14 11.45MB
 
视频
.mp4
2020-06-14 23.31MB
4.1 设备拆卸与故障分析、零件的清洗
文档
.doc
2018-11-04 135.00KB
 
视频
.mp4
2018-11-04 3.47MB
 
视频
.avi
2018-11-04 41.26MB
 
视频
.avi
2018-11-04 193.29MB
 
文档
.ppt
2018-11-04 1.98MB
 
视频
.avi
2018-11-04 52.38MB
4.2 认知设备拆卸操作
文档
.ppt
2018-11-04 2.25MB
 
视频
.avi
2018-11-04 24.59MB
 
视频
.avi
2018-11-04 54.67MB
 
文档
.docx
2018-11-04 19.18KB
 
文档
.doc
2018-11-04 135.00KB
 
视频
.mp4
2018-11-04 4.16MB
 
视频
.avi
2018-11-04 185.53MB
4.3 故障分析方法
视频
.avi
2018-11-04 185.53MB
 
文档
.doc
2018-11-04 58.00KB
 
文档
.ppt
2018-11-04 1.37MB
 
视频
.mp4
2018-11-04 14.48MB
 
视频
.avi
2018-11-04 2.45MB
 
视频
.avi
2018-11-04 339.40MB
4.4 零件的清洗工艺和清洗方法
视频
.avi
2018-11-04 24.59MB
 
文档
.ppt
2018-11-04 1022.00KB
 
文档
.doc
2018-11-04 67.00KB
 
视频
.avi
2018-11-04 460.90MB
 
视频
.avi
2018-11-04 40.88MB
5.1 装配中的6S操作规范
文档
.ppt
2018-11-04 11.40MB
 
文档
.doc
2018-11-04 39.50KB
 
视频
.mp4
2018-11-04 176.33MB
 
视频
.mp4
2018-11-04 9.09MB
5.2 无尘室的污染与控制措施
文档
.ppt
2018-11-04 914.00KB
 
视频
.mp4
2018-11-04 4.40MB
 
视频
.mp4
2018-11-04 16.72MB
 
文档
.docx
2018-11-04 17.62KB
提示框
提示框
确定要报名此课程吗?
确定取消

京ICP备1004054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8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