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高级实验师
单位:扬州职业大学
部门:生物与化工工程学院
主讲教师:顾晓龙
教师团队:共6位
1. 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生物制药技术、食品营养与检测、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一门职业基础课。学生在学完了无机化学的基础上,运用其主要的理论知识来分析物质的组成、含量及结构特点,牢固的树立起“量”的概念,为以后仪器分析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此学生要掌握好化学分析中的四种滴定分析方法原理和运用,并在实验中进行验证,同时还要掌握样品的采样、分离、分析方法选择、分析结果的表示等一整套完整的分析方法,在分析技能课程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用化学分析的方法分析物质的含量,主要进行四大滴定方法实验,同时也训练了学生基本的分析操作能力,二是用仪器分析的方法来分析物质的含量,主要利用分光光度法来测定物质的微量含量,这也为以后的其它仪器分析方法打下一定的基础。 2.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是运用化学分析的方法来分析物质中的成分含量,为以后工厂中的化学检验岗位打下理论基础,也为学生在校期间获取化学检验工的证书奠定基础知识。针对分析化学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将所学的内容整合成不同的模块采取不同侧重点的方式进行教学:在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模块中强调计算的规范性,强化分析过程中“量”概念,加强计算方面的训练;在滴定分析法的四大模块中,强调不同滴定分析法的原理、滴定曲线的绘制,滴定终点的确定、指示剂的选择及在工业生产上的运用;在定量分析全过程的模块中,特别强调在工业实际运用中整个分析的全过程,并例举复杂物质硅酸盐的分析过程来比较实际工作中需要考虑的问题。在教学方法上统筹运用多媒体、讨论、课题习题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不同滴定方法的精髓,为实验和后续课程提供强有力的理论依据。 结合我院的实验设备情况,对化学分析方面的实验采用一人一组的实验方式,并对每一个实验提出学生应达到的知识要求和技能要求,同时在本课程结束阶段也进行这方面的实验考核,以达到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而对仪器分析方面,采用几人共用一台仪器轮流操作的方法,对学生的操作技能由学生配合老师进行相互指导,其测量的结果交由老师审核,从而使学生对仪器分析知识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在实验内容的选择上采用必做与选做相结合的方式,以适应不同知识层次学生的需求,在实验类型上包含了验证、综合和设计三大类,验证类主要是按照书中实验要求来完成实验,以解决一两个知识点问题,并能达到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而综合类则要求学生对实验中出现的多个知识点进行整合,并协调好几个实验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3. 课程目标 课程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分析化学的基本理论,特别是化学分析中几种滴定分析方法的概念、原理、计算及注意事项,了解分析过程的一般步骤和分离方法,对一般的工业产品能具备分析、分解、取样、处理、滴定、数据处理等综合能力,为学生在校获得化学检验工岗位证书和在以后的工作中快速胜任化验工的工作岗位滴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知识目标: (1) 掌握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分析化学中有关数据处理的要求; (2) 熟悉化学分析中的四大滴定方法的原理和实际应用; (3) 了解分析样品过程中的一般分离方法。 能力目标: (1)能熟练对分析的内容进行计算,并在计算过程中注意“量”的准确性; (2)能针对不同的化学产品正确选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并能把分析的结果用适当的方法书面表达出来。 素质目标 学生完成本课程的学习后,能系统的掌握化学分析的一般原理和方法,为后面的分析化学实验和化工岗位技能培训等实践课程提供理论知识 4. 教学学时分配 本课程共 64 学时, 4学分,课堂讲授 40学时,分析技能24课时。 课题讲学部分学时分配如下表所示: 序号 内 容 讲授学时 课内实践学时 1 第一章 绪论 1 2 第二章 定量分析的误差和数据处理 4 3 第三章 滴定分析概述 4 4 第四章 酸碱滴定法 8 5 第五章 配位滴定法 6 6 第六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6 7 第七章 沉淀滴定法 3 8 第八章 重量分析法 3 9 第十四章 定量分析过程 5 合计 40 分析技能课时分配如下: 序号 实 验 项 目名称 内容提要 实践学时 实践类型 必开/选开 1 电子天平称量练习 电子天平的使用、对分析实验的要求 2 验证 必 2 滴定分析基本操作练习1 用HCl滴定NaOH 2 验证 必 3 滴定分析基本操作练习2 用NaOH滴定HCl 2 验证 必 4 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配制NaOH溶液并标定浓度 2 验证 必 5 食醋总酸度测定 进行酸碱滴定并计算结果 2 验证 必 6 酸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配制盐酸溶液并标定浓度 2 验证 必 7 混合碱中NaOH、Na2CO3含量的测定 进行酸碱滴定并计算结果 2 验证 必 8 EDTA的配制和标定 配制EDTA溶液用CaCO3标定 2 验证 必 9 工业用水总硬度的测定 配位滴定法测定水的硬度 2 验证 必 10 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 测定并绘制吸收曲线、标准曲线,进行样品分析。 4 综合 选 11 基本操作考核 用甲基橙测某溶液 2 选 5、教材及参考资料选用 (1)教材选用 《分析化学》(第四版),高职高专化学教材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12月出版 《分析化学实验》(第四版),高职高专化学教材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2)参考资料选用 《定量化学分析》,彭崇慧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分析化学》,孙毓庆,科学出版社,2003 《无机及分析化学》,韩忠霄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分析化学实验》(第三版),四川大学、浙江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分析化学实验》,张小玲等,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定量分析化学实验》,金谷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5 6、教学方法手段 本课程在教学中以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作为主要教学手段,并根据课程内容和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法、讲授式教学法、自由讨论教学法等,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充分体现出课程知识的实用性、职业性的特点。 7、考核评价方式 课堂教学成绩按百分制计。平时表现、考勤、课堂回答问题与作业完成情况等为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 分析技能考核以实验报告和最后的实验操作考核作为评定成绩的依据。根据实验报告的书写规范程度、实验结果准确度、实验的总结体会等,结合平时的考勤情况、实验讲解中回答问题、实验操作熟练程度等给出的。 最后按照课时比例5:3计算总成绩
课程章节 | | 文件类型 | | 修改时间 | | 大小 | | 备注 | |
1.1 分析化学的任务及其分类 |
.mp4
|
2018-03-07 | 24.40MB | ||
1.2 分析化学课程的任务和学习方法 |
.docx
|
2018-03-15 | 37.25KB | ||
2.1 准确度与精密度 |
.mp4
|
2018-03-07 | 24.45MB | ||
2.2 误差的产生及其减免 |
.mp4
|
2018-03-07 | 26.16MB | ||
.mp4
|
2018-03-07 | 26.16MB | |||
.mp4
|
2018-03-07 | 26.16MB | |||
2.3 定量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 |
.mp4
|
2018-03-07 | 27.72MB | ||
.mp4
|
2018-03-07 | 27.72MB | |||
2.4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 |
.mp4
|
2018-03-07 | 36.27MB | ||
3.1 滴定分析法的基本概念 |
.mp4
|
2018-03-10 | 30.12MB | ||
3.2 滴定分析法计算 |
.mp4
|
2018-03-10 | 35.47MB | ||
4.1 酸碱质子理论 |
.mp4
|
2018-03-15 | 33.91MB | ||
4.2 溶液中pH值的计算 |
.mp4
|
2018-03-15 | 33.15MB | ||
4.3 酸碱指示剂 |
.docx
|
2018-03-15 | 38.82KB | ||
4.4 酸碱滴定法的原理——一元强酸碱的滴定 |
.mp4
|
2018-03-15 | 30.57MB | ||
4.5 酸碱滴定法的原理——一元弱酸碱的滴定 |
.mp4
|
2018-03-15 | 36.36MB | ||
4.6 酸碱滴定法的原理——多元酸碱的滴定 |
.mp4
|
2018-03-15 | 25.84MB | ||
4.7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
.mp4
|
2018-03-15 | 29.19MB | ||
5.1 配位滴定法 |
.mp4
|
2018-03-26 | 28.93MB | ||
5.2 影响配位滴定的因素 |
.mp4
|
2018-03-26 | 56.87MB | ||
5.3 配位滴定法的原理 |
.mp4
|
2018-03-26 | 56.02MB | ||
5.4 金属指示剂 |
.mp4
|
2018-03-26 | 32.94MB | ||
5.5 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方法 |
.mp4
|
2018-03-26 | 42.42MB | ||
6.1 氧化还原滴定的原理 |
.mp4
|
2018-04-13 | 46.78MB | ||
6.2 高锰酸钾法 |
.mp4
|
2018-04-13 | 41.65MB | ||
6.3 重铬酸钾法 |
.mp4
|
2018-04-13 | 40.30MB | ||
6.4 碘量法(一) |
.mp4
|
2018-07-29 | 33.14MB | ||
6.5 碘量法(二) |
.mp4
|
2018-07-29 | 28.96MB | ||
7.1 沉淀滴定法、摩尔法 |
.mp4
|
2019-08-17 | 38.44MB | ||
7.2 佛尔哈德法、法扬司法 |
.mp4
|
2019-08-17 | 42.38MB | ||
8.1 重量分析法的特点与要求 |
.mp4
|
2019-08-17 | 28.58MB | ||
8.2 沉淀的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 |
.mp4
|
2019-08-17 | 22.89MB | ||
8.3 沉淀的形成条件 |
.mp4
|
2019-08-19 | 31.05MB | ||
8.4 重量分析法的计算 |
.mp4
|
2019-08-19 | 24.19MB | ||
9.1 分析试样才采集与处理 |
.mp4
|
2019-08-17 | 24.72MB | ||
9.2 分析试样的溶解 |
.mp4
|
2019-08-17 | 33.91MB | ||
9.3 干扰组分的分离 |
.mp4
|
2019-08-17 | 25.27MB | ||
9.4 色谱分离法 |
.mp4
|
2019-08-17 | 18.91MB | ||
9.5 离子交换法 |
.mp4
|
2019-08-17 | 21.47MB | ||
10.1 分析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
.mp4
|
2023-09-01 | 15.90MB | ||
10.2 滴定分析基本操作 |
.flv
|
2018-03-21 | 77.38MB | ||
10.3 实验一 电子天平称量练习实录 |
.mp4
|
2018-06-05 | 660.42MB | ||
10.4 实验二 滴定分析基本操作练习实录 |
.mp4
|
2018-10-06 | 517.65MB | ||
10.5 实验三 HCl溶液的标定 |
.mp4
|
2018-10-06 | 276.52MB | ||
10.6 实验四 工业氢氧化钠中NaOH和Na2CO3含量测定 |
.mp4
|
2018-10-07 | 616.27MB | ||
11.1 分析化学期末复习练习 |
.doc
|
2019-08-17 | 277.00K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