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is a modal window.
开始对话视窗。离开会取消及关闭视窗
结束对话视窗
主讲教师:吕乃基
教师团队:共1位
本课程以知识和人的三大关系为视角来审视萌芽于混沌之中的科学在特定的文化中兴起、科学推动文化由传统走向现代以及文化的提升引导科学发展的足迹与历程,并在这一过程中时时联系中国实际,以促使进一步思考。
吕乃基
职称:教授
单位:东南大学
科学的冲击
近代以降,世界各地的传统文化无不在不同程度和不同层面受到来自科学的强烈冲击,这种冲击的影响至今仍在持续。为了科学与文化在今日的健康发展,有必要探讨科学加诸于传统文化的影响。
引力波的发现和证实,彻底改变了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方法
何为传统文化
首先需要澄清,究竟什么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外延可以非常简洁地规定为现代化以前的文化,亦即“前现代文化”。有的定义将“现代”改为“工业”。其实工业化不等于现代化,前者主要在于经济基础,其上层建筑未必现代化。经济基础工业化而政治和意识形态领域皆传统甚至反现代化的国家比比皆是。
现代化和传统文化
不过,现代化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漫长的进程,在历史学家汤因比看来可以历经一到两个世纪。在这一过程中,传统和现代性彼此渗透,在传统社会中未必没有现代的因素,尤其在后期;反之,在现代社会中也时时处处可见传统的影响,传统文化的印记乃至会伴随我们到永远。虽然如此,在一个社会中毕竟还是有主次之分,具体如何辨别,这就涉及传统文化的内涵。
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传统文化的知识体系多建立于远古的传说、圣人的权威或沿袭的习俗上,如圣经所言、圣人云,以及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祖宗的规矩”等。较少理性的质疑,也缺乏经验基础。这些事件或言说的特点是在逻辑上不容置疑,否则即“心不诚”;在事实上因其位于可经验的时间之轴之外,因而不可追问。
然而,虽然在现代人看来传统文化有上述种种落后之处,传统文化毕竟在现代化之前存在了漫长的岁月,使创造了它并生活于其间的芸芸众生感到生命与万物的意义,感到安定和自在。在传统文化中,个人因定位并消融于集体之中而不会产生对于存在的忧虑。同时,文化的价值体系和整体的凝聚力量保证了它功能的实现和自身的延续。